從語言學習策略看唐氏症兒童的溝通、語言問題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錡寶香

 

ㄧ、詞彙的習得是從經驗而來,經理解後產生詞彙。

 

二、腳本理論(scripts )與語言學習-

    腳本是個體對不同事件(events)所儲存、表徵的一種方式。表徵某個空間或某個時間情境中一串串有前後順序的行動,而這些行動或行為都是繞著一個目標組織在一起的。腳本與個人的日常生活經驗有密切關係,兒童在述說故事中常常會運用腳本所表徵的世界知識(world knowledge)作為其述說內容的依據。

 

三、語言學習或溝通能力發展的基本要素

   ¾口語輸入

   ¾重複的接收

   ¾有意義的情境

   ¾實際使用

 

四、語言之建立-

   ¾由聽建立、發展語言知識

   ¾由情境抽取意義、組織意義

   ¾由閱讀發展更精緻、更複雜的語言

   ¾由聽說讀寫之交互運作提昇、鞏固語言能力

 

五、唐氏症幼兒與發展正常幼兒溝通能力學習之異同-

   (一) 相同之處 :在有意義的溝通情境中學習溝通方式、語言結構、溝通功能持續與物品、事件、人物接觸、互動。

   (二) 相異之處 :

       1.語言訊息處理問題         2.語言訊息處理速度

       3.類化上有困難             4.缺乏目標導向

       5.注意力廣度較短           6.在作業、活動學習上較無法持續

       7.社會互動能力低落         8.表達困難

 

六、一般兒童語言學習策略-
   (一) 選擇性的模仿(selective imitation):模仿主要乃指學童完全或部分覆述其所聽到的話語。
   (二) 使用立即情境線索:兒童依據例行活動或話語產生的立即情境之非語言線索來理解語言訊息,如:我們要遲到了,趕快穿鞋子。

   (三) 快速連配策略:幼童會在非語言情境中,找出其不知名稱的物品與新詞彙連配在一起,例如:當媽媽說「乖!把唱片拿給我。」小朋友看看桌上,有他知道的錄音帶、CD和另外一個他不知道的圓圓黑黑的東西,小朋友心想,這個東西一定是唱片

   (四) 使用詞彙的語意線索:學習語言,如使用ed、s或是中文裡的「電、菜、人、 老、 中」等音節學習詞彙之義。

   (五) 避免意外:如:學英文幼兒在學習動詞時態的變化,最先出現的錯誤類型為「不加ed」,之後會使用「不規則的過去式動詞」(如:went),但還是無法使用「規則動詞加ed的過去式」(如:played),等到學得「過去式應在動詞之後加ed」的規則之後,則開始連不規則動詞都加ed,如:wented。而在中文裡量詞的發展,則常使用「一個」與很多名詞聯結,如:「一個水」、「一個天空」、「一個褲子」、「每天明天」、「每天一天」。

  (六) 注意詞彙的後半部:學英文的幼兒會先學詞尾的詞素,如ed,之後才學詞首的詞素,如:un、dis。而學中文的幼兒也出現類似的發展類型,例如:「ㄚ嬤」會說成「嬤」、「烏龍茶」說成「茶」。而慢慢地,幼兒也會將注意力放在語句的後半部,如:大人說「鞋鞋穿好我們就出去」小孩的發展會以下列的方式出現:「去」、「出去」、「鞋鞋,出去」、「鞋鞋穿,出去」。

七、話要怎麼說?

   以兒童為中心,讓兒童引導溝通主題,共同建立交集:模仿、面對面、目觸直視、輪替、參與活動。

 

八、輪替:讓溝通互動維持下去-

   Reapeat. Reapeat& Reapeat說、說、說;做、做、做

¾重複你所說的話語

¾重複你所做的動作

¾停下來,讓兒童模仿或回應

¾鷹架、提示

¾歡樂溝通無限

 

九、自然溝通情境發展語言-

   日常例行活動:重複、意義抽取、兒童有機會積極參與自己的語言學習,語言學習與兒童生活層面結合、不需特別設計教材或使用特殊設備。

¾遊戲

¾唱歌律動

¾故事書念讀

¾創造性的感官活動

 

十、發展遲緩嬰幼兒的溝通、語言能力之介入 / 療育原則-

   ¾個別化原則

   ¾自然互動原則

   ¾以幼兒為中心的原則

   ¾發展水平的考量

   ¾建立情意上的依附

   ¾教師、家長的密切配合

 

十一、如何提昇特殊需求幼兒之溝通能力-

  1/3 (一) 環境的安排:

        1.有趣的物品、教材或活動都隨手可及。

        2.將學童喜歡的物品放在無法取得之處,或是故意讓其無法拿到物品或參與活動。

        3.提供難以操作、組合的玩具或教材。

        4.提供與情境無關的物品。

        5.提供不完整的物品。

        6.故意遺忘提供學童必要的物品。

        7.故意忘記將學童納入活動中。

        8.故意安排學童不喜歡的事情或活動。

  2/3 (二) 增進兒童口語表達的教學技巧:

        1.故意說錯話。

        2.傳話。

        3.我是長舌婦。

        4.猜猜看我做了什麼。

        5.看看我有什麼。

        6.模模糊糊我說話。

  3/3 (三) 活動及日常例行活動的安排:

        1.選擇學童喜歡的例行活動,將活動中每一個步驟以及可能使用到的語言

          或溝通行為列出來,並決定例行活動在何時應中斷以及應如何中斷,如

          果學童並未如預期反應,應引出其回應行為。

        2.一些促進幼兒溝通能力發展的策略。

        3.協助幼兒參與活動、加入群體。

        4.對幼兒有興趣的活動提出相關問題及解說。

        5.對其任何的溝通意圖皆要回應。

        6.讓幼兒有時間回應使用示範。

        7.擴展延伸幼兒的話語。

        8.以提示協助其詞彙或符號尋取。

        9.提昇同儕互動的質與量。

        10.鼓勵使用特別的教材或玩具。

        11.教導溝通技能以替代不當行為。

 

十二、我們是否犯了這些錯誤呢?

     ¾說的話語過於複雜與過長或過多。

     ¾較少對兒童非語言溝通訊息回應,因此減少共同交集注意互動的機會。

     ¾未等待兒童主動開啟互動。

     ¾傾向使用命令式的話語。

     ¾較少提供語言示範,如指物念名或擴散。

     ¾傾向主導溝通。

     ¾較少鼓勵。

     ¾交談或溝通時較少擴展話題。

 

十三、玩、玩、玩:玩與溝通-

   在遊戲情境中,兒童需要知道如何傳達訊息、傳達什麼訊息以及了解別人說的話:

¾提供建構式的遊戲情境。

¾善用假裝遊戲增加溝通互動。

¾提及過去發生的事件,並用在遊戲中。

 

 

 原文刊載自歡喜機構會刊 97年 第2期 會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守護唐寶寶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